筒瓦厂家对破损瓦片的处理方法需根据破损程度、位置及修复成本综合判断,通常分为修复再利用和报废处理两类。以下是常见处理方式及适用场景:
一、可修复再利用的处理方法
1.碎片拼接修复(适用于小范围破损)
适用情况:瓦片断裂为2-3块,破损面积<20%,且断裂处无缺角、边缘完整。
处理步骤:
清理:用软毛刷去除碎片表面灰尘、杂物,断裂面用酒精擦拭脱脂。
拼接:使用陶瓷专用胶粘剂(如环氧树脂胶、硅酮结构胶)涂抹断裂面,对准纹路拼接固定,施加适当压力(如用夹具夹紧)确保紧密贴合。
固化:常温下静置24小时,避免受力或接触水汽。
打磨与补釉:固化后用细砂纸打磨接缝处,若釉面破损,用同色釉料修补并低温烘烤(100-150℃)恢复光泽。
应用场景:古建筑修复、定制化项目中需保留原有瓦片风格的情况。
2.局部填补修复(适用于缺角、孔洞)
适用情况:瓦片边缘缺角、表面出现孔洞(直径<3cm),但主体结构完整。
处理步骤:
制模补型:根据缺角形状制作硅胶模具,用陶土或环氧树脂+石英砂混合填料填充模具,固化后修整至与原瓦匹配。
粘结固定:将补块与原瓦接触面涂胶,压紧固定,接缝处用釉料填补并磨平。
颜色匹配:使用矿物颜料调色,确保补色与原瓦一致,必要时进行仿旧处理(如轻刷酸溶液制造自然磨损效果)。
应用场景:文物修缮项目中需保持历史原真性的破损瓦片。
3.高温重烧修复(适用于釉面大面积剥落)
适用情况:釉面成片剥落但陶胎未开裂,或烧制过程中因窑温不均导致的缺陷。
处理步骤:
脱釉处理:将旧瓦放入高温窑炉(800-900℃)短时间烘烤,使残留釉层爆裂脱落,或用喷砂法去除松动釉面。
重新施釉:清洁陶胎后,重新喷涂或浸釉,控制釉层厚度均匀(约0.1-0.3mm)。
二次烧制:入窑以1000-1200℃高温烧结,使新釉与陶胎重新熔融结合。
注意事项:仅适用于陶胎未老化脆化的瓦片,二次烧制可能导致瓦片变形,需严格控制升温曲线。
二、报废处理方法
1.破碎回收再加工(环保处理)
适用情况:严重碎裂(无法拼接)、陶胎酥化(吸水率>15%)或釉面含有害物质(如铅含量超标)的瓦片。
处理步骤:
破碎筛分:用破碎机将瓦片粉碎至粒径<5mm,筛除杂质(如金属钉、混凝土块)。
原料再利用:
作为陶瓷原料添加剂:按10%-20%比例掺入新陶土中,改善坯体可塑性(利用碎瓦中的二氧化硅、氧化铝成分)。
制作建筑骨料:用于铺设道路基层或非承重墙体填充,替代部分砂石材料。
环保意义: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,降低新原料开采成本,符合循环经济要求。
2.功能性再利用(非建筑用途)
适用情况:造型完整但性能不达标的瓦片(如尺寸偏差、颜色不符)。
改造方向:
园林装饰:切割成小块拼贴为墙面装饰、地面铺装,或作为假山、花池边缘收边材料。
工艺品制作:雕刻、彩绘后制成摆件、挂饰,或利用弧形造型制作微型水景槽、花盆。
农业用途:钻孔后作为禽畜饮水槽,或破碎后铺于种植池底部改善排水。